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科研大牛们怎么读文献?

分类:方法技巧发表时间:2022-11-28阅读次数:10


文章来源:知乎“老博公务员-木水”


  直博期间,一作发表了SCI、EI论文14篇。粗摸统计了一下,读博期间看的英文论文不下1000篇,但是精度的论文不超过50篇。关于研究生看论文问题,关注本回答就足够了!全文3500余字,呕心沥血之作,建议先收藏慢慢看!我刚入学时,一篇英文论文能看一周,边看边查词,英译汉笔记记得满满的,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的阅读理解。看到后边前面讲的啥已经忘了,又回过头重新开始。。。几天下来,前面的内容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后边的内容还基本没动。自己已经被绕进去了,这篇论文到底要干嘛?我到底要学什么?



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读论文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事情的真相,问题的本质是这样的:

看论文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科研这个中心工作的。因此,要将看论文融入到自己的科研中,带着科研目的去看论文,是想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是寻找新的创新点?还是跟进大佬的进展?目的不同,看论文的方法自然也不同。看论文到底要学什么?我总结为这四点:Why-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What-研究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论?How-研究是如何实施的,用了什么方法/技术?通过这三个问题,推出最终目的Ideas,即这篇文献有哪些不足?我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可表示为WWH→Ideas。


下面,按照读研的历程,给大家分享一下极具实操性的看论文保姆级经验:


1、研究生生涯刚开始,看论文找方向,掌握到WW即可(Why和What)。

建议先看中文论文,再看英文论文。这个阶段看论文不应该看的很细,只要知道这篇论文是研究什么问题的,使用了什么方法或技术,得到了什么结论即可。使用知网等中文数据库,看课题组的论文及经典的中文论文,尤其是综述类论文。目的是熟悉研究方向、掌握专业术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术语储备之后,再看英文论文。


1.1中文期刊论文怎么看?

比如想研究高铁路基,那么在知网上检索相关综述,如图1。

图1 知网搜索“高铁路基”结果截图

发现这篇《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进展》文献与拟开展研究较为相似。以该篇综述文献为例,进行说明。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进展》首页

step1:开头三看:期刊、题目、发表时间、作者,判断是不是本领域知名期刊,题目与我的相关性,是不是大佬?

step2:详读摘要和关键词,并对重点关注之处进行高亮标记,读过留痕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进展》摘要

step3:细看引言,对新手建立概念很有帮助。引言中会介绍本研究的较大范围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比如,全球某领域的发展情况,引出待研究问题(一般都是自卖自夸,强调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亟待解决)。同时,在引言中会介绍相对基础的专业知识,非常符合科研新手需求,比如,本篇文献中给出了高铁路基的基本形式和构造,这个东西原来长这个样子,每部分的构成名称术语也有所交代。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进展》引言

step4:看各个部分的大标题和图。大概了解下这篇文章到底在讲啥,包括哪几个方面。

1 列车运行引起路基动力响应 

2 列车运行引起的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3 列车运行引起路基循环累积沉降

4 高速铁路路基模型试验 

5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的发展 

6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的展望

这几张图终于看懂了

step5:看结论。通过结论可以了解到本文的研究到底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和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学研究进展》结语

step6:粗读参考文献部分,这个习惯也非常重要。参考文献部分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相似文献,非常节省找文献时间。比如,这本书就可以找出来学习学习。到此,本篇论文已经在5分钟以内读完了一遍。可以初步判断,这篇论文的价值以及与自己研究方向的契合度,能够回答Why和What的问题。若想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方法到底是什么?具体怎么操作?则开启第二轮阅读,回答How的问题。对于科研新手来说,不需要太深入,了解技术手段的名称、大致原理即可,具体的计算公式、参数含义等不需要搞明白(现阶段也很难搞明白)。


1.2 中文硕/博论文怎么看?

对于科研新手来说,看硕博论文是建立系统认知最快的方式,这些论文中详细介绍本领域研究进展且覆盖面相对较大,非常有利于快速上手!墙裂推荐!知网仅检索博士论文,搜索关键词“高铁路基”,检索结果如下:

“高铁路基”博士论文检索结果

以博士论文《循环荷载下高铁路基粗—细粒混合料力学特性》为例进行说明。

step1:致谢和个人简历。满足个人好奇心的同时,别忘了正事,熟悉国内学术圈和学缘关系。若是自己师兄师姐的论文,那么通过致谢能够大致了解到课题组人员构成、个人性格特点等信息。通过个人简介可了解到本课题组延期情况如何,论文产出如何?这对于规划读研/博生涯和调整预期至关重要。

step2:详读摘要和关键词,并对重点关注之处进行高亮标记,读过留痕。

step3:详读目录,了解大论文整体框架和内容。绪论部分针对列出的几个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综述,包括工程问题、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主要结论等。相比于正文内容,该部分内容相对基础和宏观,非常适合上手。

step4:看每章的引言。该部分会写明更细节、深入的研究背景,并交代本章节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论。step5:对于每一章,看大标题和图片,以及主要结论。通过上述5个步骤,应该可以回答Why和What的问题了。建立整理框架思维,此阶段不必纠结于细节,先把框架搭起来。


1.3 英文期刊论文怎么看?

在阅读了一些中文期刊后,对专业术语有一定的积累,就可以开启英文期刊论文的阅读了。毕竟英文期刊才是绝对的主流。主要步骤同1.1中中文期刊论文相同。找方向阶段也不需要看的很细,但是对于本领域经典的论文或导师让看的论文需要仔细看,搞清楚Why、What和How。但是对于难度系数很大的理论、公式可不必搞明白,只需要明白他的作用、大致原理即可。中英文不同之处主要有:1)在于英文论文一般都很长,讲的相对中文期刊更细致一些,体量大概是中文期刊论文的2-3倍。

2)对英文阅读基础虽说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关系真的不大。推荐免费软件“知云文献翻译”,实现边读边翻译,但是大段翻译有时候不是很准确。


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寻找创新点

应该以本领域top英文期刊为主。这些期刊展示了本领域最新最权威研究成果(可以蹭热点),跟随大佬的脚步,比较好发文章。在读文献过程中,重点就转移至Ideas之问上,文献有哪些不足?我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先按照上部分中介绍的方法,看摘要、图、结论,判断与自己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和启发意义。若相关性很高,则立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仿佛看到你毕业的救命稻草。

必须展开仔细研读。Introduction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聚焦的重点在于文章的主体部分,对理论的阐述、模型的介绍等,如下图中的Model description,对模型的构建进行了详细描述,公式和参数意义均需掌握。只有读的细致了,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论文模型中某个公式的简化存在较多理想性假设,那么你可以在此基础上,考虑更实际更复杂情况下,提出某个参数对该公式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公式对模型进行重新计算,对比修正前后的差异。这足以支撑一篇具有明显创新点的SCI论文了。

对于论文的参考文献也需仔细查看、阅读。利用一切机会寻找新的创新点。一个创新点就是一篇SCI啊。


三、研究中遇到某个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部招数都用上,力求找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并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知网,Web of Science,GitHub,程序员联合开发网,YouTube,知乎,B站,甚至淘宝。通过论文寻找理论依据和试验等解决方案;通过GitHub,程序员联合开发网找代码,省时省力,大大减少了自己敲代码的时间;YouTube,知乎,B站找一些软件教程等内容比较方便。淘宝?淘宝我就不说了,万能。。。。


四、论文写作过程中Introduction需要素材支撑

这个难度不大,知网和Web of Science用起来,输入检索关键词,找到类似的文章下载个十几篇,看Abstract、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即可,写作句式可参考,Andersen et al. (2021) studied effects of soil uncertainty on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in clay using a beam on nonlinear Winkler foundation model. 在审稿时这部分内容基本是一略而过,毕竟都是别人的东西。However,切记切记。top期刊和大佬的论文一定要多引用,这会让审稿人觉得你很专业,你的论文是站在顶级期刊和行业大佬肩膀上的新成果。参考文献数量一般需要在30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