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流变学专业委员会
力学大会2021 1 S14流变学分会于2022年11月6日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流变学分会场共邀请了24位学者作学术报告,分别是:张文科(吉林大学),上官勇刚(浙江大学),章华桂(福建师范大学),左彪(浙江理工大学),罗文波(湘潭大学),陈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黄茜(四川大学),吴子良(浙江大学),刘思俊(上海交通大学),陈飞(西安交通大学),许元泽(复旦大学),袁学锋(广州大学),肖锐(浙江大学),刘琛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晓东(西北工业大学),龚兴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淼(重庆大学),宣守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尹剑波(西北工业大学),王晓荣(同济大学),魏进家(西安交通大学),饶秋华(中南大学),李翠平(北京科技大学),马雯波(湘潭大学)
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劲军首先主持会议,张文科教授首先报告了单分子力谱在研究高分子晶体在外力诱导下的熔融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晶体中链组成、链构象、探针弹性系数、无定形链、链折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聚合物晶体的力致熔融行为。上官勇刚教授带来了关于聚合物原位核壳粒子的应力逾渗与界面间传递的研究报告,报告聚焦聚合物原位核壳粒子的增韧、应力逾渗以及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讨论环节,陈全研究员提出了关于如何选择PE的组成使得可以形成核壳结构的问题。俞炜教授与上官教授讨论了关于如何控制核壳结构的壳层厚度以及对壳层厚度对增韧行为的影响方面的问题。章华桂教授和左彪教授分别报告了聚合物的界面流变行为以及聚合物表面分子动力学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罗文波教授介绍了在填充橡胶的热流变特性与热力耦合行为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内容包括填充橡胶的动态黏弹性与载荷频率、幅值和温度的关系,填充橡胶的疲劳粘滞生热行为以及构建填充橡胶疲劳生热的模拟分析方法可望作为疲劳寿命的快速评价指标。
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炜教授主持了会议的第二节。陈全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流变学与力学的关系以及流变学的基本研究范式,然后报告了缔合高分子的线性流变学以及非线性拉伸流变学行为,阐明了缔合高分子的脆韧转变机制。黄茜教授接着介绍了分子结构对聚合物拉伸流变的影响,包括星形聚合物以及Pom-Pom形聚合物的流变行为和分子链结构的关系。吴子良教授介绍了基于氢键缔合制备高强度水凝胶及其流变行为,发现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协同壳制备高模量、高强度和高韧性的水凝胶。刘思俊副教授分报告了基于多层级能量耗散制备凝胶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多尺度结构设计的策略制备了高吸能的水凝胶材料。陈飞教授和刘玉洁老师介绍了在微重力聚合物薄膜润滑流变特性模拟方面的最新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微重力下微纳尺度的润滑行为以及润滑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会议的第三节由来自同济大学的王晓荣教授主持。许元泽教授介绍了陈文芳教授对中国流变学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并从如何增强数理修养、坚持不断学习、如何更多创新等方面对大家提出殷切的期许。袁学锋教授从微观分子动力学、介观湍流动力学、宏观湍流动力学和复杂系统动力学等方面介绍了高分子黏弹流体湍流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肖锐教授做了关于非晶态聚合物的反常应力松弛行为模拟方法的最新研究。刘琛阳研究员介绍了聚合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共聚物组成、相互作用等因素的量化关系,促进了大家深入理解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王晓东教授做了关于聚合物流体本构关系的介尺度建模方法的报告,介绍了机器学习在构建聚合物本构模型方面的最新进展。
会议的第四节由来自广州大学的袁学锋教授主持。龚兴龙教授和王胜老师介绍了剪切变硬胶材料的流变行为表征及其应用研究,开发的新型耐高温剪切增稠液解决了传统STF在高温失效的难题,深入研究了剪切增稠材料的流变性能和内在机理为有关材料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余淼教授、宣守虎教授和尹剑波教授分别介绍了磁流变硬胶材料、磁流变弹性体、聚离子液电流变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的第五节由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龚兴龙教授主持。王晓荣教授首先做了关于胶体凝胶Z-形dejamming的相图方面的最近研究结果,发现了不同于前人报道的胶体凝胶的经典相图,并结合Kraus model从理论上预测了新发现的Z-形dejamming相图。魏进家教授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混合溶液的减阻机理与流变特性方面的研究,从实验以及模拟方面深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鱼聚合物混合液的结构、减阻机理,为相关材料在管道流体运输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饶秋华教授介绍了重载铁路路基层状粗粒土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变形机理的最新研究,李翠平教授介绍了多尺度尾矿粒径分布下膏体流变参数受浓度的敏感性的研究,马雯波教授做了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的流变-黏弹特性研究的报告。
本次流变学分会最多有188位参会者在腾讯会议室共同参会,总参会人数达到550人。另外,会议直播链接观看人数共计700人次。参会人数和观看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感谢力学大会的精心组织,感谢各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感谢各位老师的专业主持,感谢参会者的精彩讨论和深入交流。本次流变学分会线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